在现代Web应用中,WebSocket通信因其低延迟和双向实时特性,已成为即时聊天、实时协作、在线游戏等系统的核心通信方式。与传统HTTP不同,WebSocket建立连接后可长时间保持通信,且常使用加密协议对消息进行保护,增加了测试难度。幸运的是,BurpSuite提供了原生支持WebSocket监控、消息拦截与复放的功能,再结合插件与手动逆向技巧,也可以分析和破解部分加密聊天协议。本文将分为两个部分,介绍如何实现这两项实战能力。
一、BurpSuite怎么监控WebSocket通信
通过Burp内建的WebSocket面板,我们可以实时查看、篡改、重放消息,
那么BurpSuite怎么监控WebSocket通信,以下是操作过程:
1.拦截并查看WebSocket会话
步骤:
1.1打开目标网站,并确保BurpProxy正常工作。
1.2在BurpSuite中进入:
Proxy>WebSockets
这里会列出当前所有正在建立的WebSocket连接及其通信消息,分为:
Messages:查看实时数据流(JSON、Base64、纯文本)
Connection Info:查看连接的origin、host、Sec-WebSocket-Key等握手详情
Frames:按时间顺序显示每一帧数据包(区分发送与接收)
2.实时查看和手动篡改消息
勾选“Interceptison”,即可以在客户端或服务端发送前拦截数据包
每条消息可以单独“Send to Repeater”进行修改并复发
这对于测试消息字段合法性、注入绕过、权限控制等非常有用。
3.支持文本与二进制自动解析
文本格式(JSON/XML)消息自动高亮显示
对于Base64编码或自定义结构体数据,可配合插件解析(如WebSockets Message Viewer)
二、BurpSuite怎么破解实时聊天加密协议
实时聊天系统常对WebSocket数据进行应用层加密,如AES、Base64、JWT、Token混淆等。BurpSuite无法直接“解密”,但可以通过流量分析+插件辅助+手动还原算法逻辑进行破解或复现。
1.判断是否加密通信
在WebSocket消息中看到{"message":"df8a7231..."}这类不可读内容,可能是加密后的密文
若格式为send("SGVsbG8gd29ybGQ="),可初步判定为Base64编码
2.解密策略一:基于浏览器JS调用链还原加密算法
核心思路:找出加密函数的位置、参数来源和逻辑。
步骤:
2.1使用Chrome DevTools,在页面JS中搜索关键词:
CryptoJS,AES.encrypt,btoa,encode,encrypt Message
2.2设置断点,观察前端发送WebSocket消息前的数据生成过程:
letencryptedMsg=AES.encrypt(msg,key);socket.send(encryptedMsg);
此处可得到:
加密前明文msg
加密用的key
加密函数调用方式(如CBC模式,密钥派生逻辑等)
2.3模拟该加密逻辑在BurpRepeater中复现,或导出到Python脚本用于伪造数据。
3.使用插件辅助解析
推荐插件:
WebSockets History Logger(BApp):增强记录WebSocket的完整通信过程
JSON Beautifier:自动格式化加密后的解密响应(如可识别base64解码后是JSON)
JSParser+DOMInvader:辅助发现可能的加密逻辑所在脚本路径
4.若是Token或签名机制保护,可以尝试
替换重放上一次有效签名
使用BurpMacro提取登录阶段token,自定义为后续请求签名参数
暴力字典尝试静态密钥(常见于弱加密实现)
三、聊天系统测试常见攻击点
1.未加密消息被拦截复用(明文聊天)
拦截某人的聊天内容,复制后伪造为其他身份发送。
2.消息结构可篡改
如通过Repeater修改sender_id字段,即可冒充管理员发消息。
3.Token固定或签名可预测
很多系统使用时间戳+固定salt生成签名,可通过逆向还原加密过程。
4.消息未加验签,服务端直接展示
发送内容{"text":""},存在XSS或代码注入风险。
5.消息留存接口泄露历史聊天
访问如/api/chat/history?id=1234,未鉴权或缺少范围限制可能导致IDOR。
总结
BurpSuite怎么监控WebSocket通信BurpSuite怎么破解实时聊天加密协议是现代渗透测试中高频遇到的问题。通过Burp内建的WebSocket面板,我们可以实时查看、篡改、重放消息,深入分析通信流程。对于加密聊天协议,只要能分析前端JS逻辑、劫持发送行为或还原加密参数,即可“破解”加密流程或实现模拟攻击。结合插件与自定义脚本,BurpSuite在即时通信安全测试领域同样是一把利器。记住:协议加密≠安全,验证边界、密钥管理和消息结构同样重要。